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深思及方案探究??

点击数:242 | 发布时间:2025-08-10 | 来源:www.dayue2.com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5349(2017)03-0135-01

    新课改对大多数教师来讲都很熟悉,但在实质教学中,不少教师不可以正确贯彻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当面对考试成绩、及格率等硬性指标时,不少教师仍然倾向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办法,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进入社会后其自己能力没办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有正确的认识,采取适合的手段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正确认识教学理念有哪些用途

    教师拓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就是教学理念,教师持有哪些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正确的、一流的教学理念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基础。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正确的教学理念应该是:激起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有正确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做好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学生思维。总的来讲,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以学生为本,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2、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方案剖析

    (一)以课前预习为构建基础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觉得语文与其他科目不同,只需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即可,课前预习并无关紧要,这种看法是狭隘的、错误的。假如教师只将课堂教学的时间作为拓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全部时间,学生学语文仅靠课堂教学的45分钟,不只教师会感到教学时间不宽裕,学生也会存在对语文常识理解不彻底或者记忆不结实等问题,教学成效显著减少。针对这个问题,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将语文教学活动扩展为包括课前预习活动。课堂教学开始前,要让学生知道预习的任务和学习计划,需要学生依据教师拟定的预习计划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或者上网搜索,解决预习过程中遇见的疑问和困难,并适合知道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有关资料,为后续课堂教学打下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需要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见的没办法自行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注意听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解说,让学习愈加具备针对性。有了预习阶段打下的基础,教学效率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常识的理解愈加透彻,记忆也愈加结实。

    (二)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语文教师除去拥有好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常识储备外,学习一些心理学常识对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帮忙很明显。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飞速发展时期,他们正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对于语文教学也有着我们的理解和认识。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心特征有肯定知道,着力于构建和谐的、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学语文时感到的枯燥感。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爱批评学生的习惯,学生学语文时遇见困境,教师应该细心地帮助学生探寻问题的根源并准时解决问题。为学困生制定补习计划,也可以将学困生和学优生组成帮扶对子,让学优生借助课余时间为学困生补习语文。如此不只可以提升学困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帮助学优生加深对语文常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双赢的方案。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科学的,不可以将语文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唯一准则,而是应该综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办法、过程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构建好的学习环境。

    (三)创建情境提升教学成效

    科学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拓展。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内容适合地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发挥我们的发散思维。

    (四)使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技术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其中的代表就是多媒体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只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用软件健全课件,进一步提升课件与教学的贴合程度。比如在《三个儿子》一课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文中的三个孩子的技能能否达到这种成效将信将疑,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技能表演的视频,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环境愈加活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愈加深入。

    3、结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抓教学重难题,合理地对教学进行组织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